流化床制粒技術是醫藥行業及其他領域都比較常用的一種“一步法”全封閉操作制粒技術。該技術利用氣流作用,使粉粒流態化并混合,再用氣流式噴霧將黏合劑定量噴灑在固體粉末上,固體粉末通過黏合劑的架橋作用互相聚集成顆粒,最后通過流動的熱風對物料進行氣、固二相懸浮接觸的熱質傳遞,從而使顆粒干燥。
流化床制粒過程
壓縮空氣和黏合劑溶液按一定比例由噴嘴霧化并噴到粉碎腔內正處于流化狀態的物料粉末上,液滴使接觸到的粉末潤濕并聚結在其周圍形成粒子核,同時,持續噴入的液滴落在粒子核表面產生黏合架橋作用,使粒子核與粒子核之間、粒子核與粒子之間相互結合,逐漸形成較大的顆粒。干燥后,粉末間的液體橋變成固體橋,此過程不斷重復進行,即得理想、均勻、外形球狀顆粒。
流化床制粒技術分類
根據流態化技術的差異可將流化床設備和技術劃分為三大類:頂噴流化床技術能產出高分散性、強吸濕性、具有微孔結構的顆粒,適用于粉狀食品、營養劑和化學產品的制備,也常用于包衣與粉料涂層。底噴流化床技術可產出優質薄膜,在醫藥領域中普遍用于有效組分涂層與包衣,以改良或控制藥物釋放。側噴流化床技術常用于制粒和制丸后包衣工藝。
流化床制粒技術優勢
流化床集混合、制粒、干燥甚至是包衣操作于一體,工藝簡單且耗時少,顆粒成品松散,密度、強度雖小但粒度均勻,外觀的流動性和壓縮成型性好。此外,生產過程均在全封閉負壓狀態下進行,避免了粉塵污染,符合GMP要求。
埃爾派自主創新的MQW系列和MQL系列流化床式氣流磨是內置精密分級輪的革新型高精度氣流粉碎機,粉碎粒度可達D50:2μm左右,采用過熱蒸汽可達D50:1μm,部分物料甚至可達亞微米級別。
流化床氣流磨采用程序控制,操作簡單安全,從投料到出料均為自動化控制,已實現“一鍵式”操作,大型生產線會采用自動化程度更高的DCS集中控制,全面實現技術革新。該類設備適用于莫氏硬度9以下的各類物料的干法粉碎,尤其適合高硬度、高純度、熱敏性、低熔點、揮發性等各類高附加值物料的粉碎,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非金屬礦、磁性材料、化工材料、醫藥食品等領域。
埃爾派為你推薦快速了解流化床制粒技術。我們將幫助你了解更多關于產品使用、維修、保養的專業資訊信息,同時你還可以了解工藝解答其它信息或瀏覽超微粉碎產品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