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泡石具有由多面體孔壁和孔道交替延伸構造而成的纖維狀態,在纖維結構中包含著由兩層硅氧共價鍵連接的硅氧四面體和中間含鎂氧的八面體共同組成的層狀結構,形成了蜂窩狀孔道。
流變性
海泡石個體本身為修長棒狀形態,大多堆聚成無規則排序的束狀體。當海泡石溶解于水或其他極性溶劑中時,束狀體會快速散開,無序地交織形成無規則的滯留溶劑的復雜纖維網絡形態,這些網絡形態會形成具有高粘度和強流變性的懸浮液。
催化性能
海泡石是一種價格低廉又相當實用的催化劑載體,其本身具有層狀多孔結構,通過酸改性處理后可獲得較高的比表面積。海泡石可作為載體與二氧化鈦形成催化性能優異的光催化劑,在加氫、氧化、脫硝、脫硫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吸附性能
海泡石具有層狀多孔的三維立體特殊結構,且比表面積較大,表面存在較多的酸性和堿性中心,因而具有較強的吸附性能。
海泡石晶體結構中具有三種不同的吸附活性中心位點。一種是硅氧四面體中的氧原子,一種是與鎂氧八面體邊緣鎂離子配位結合的水分子,還有一種是硅羥基鍵組合。海泡石中的硅羥基鍵可與表面吸附的分子發生一定的相互作用而加強吸附力,并可與某些有機物形成共價鍵。
熱穩定性能
海泡石是耐高溫性能穩定的無機黏土材料,升溫過程中,海泡石內部晶體結構會經歷四個失重階段:當外部溫度達到100℃左右時海泡石將失去孔道中的沸石水,當外部溫度達到130℃到300℃時海泡石將失去第一部分與鎂離子配位結合的協調水,當外部溫度達到300℃到500℃時海泡石將失去第二部分與鎂離子配位結合的協調水,當外部溫度達到500℃以上時海泡石將失去內部與八面體結合的結構水。
耐腐蝕性能
海泡石具備良好的耐酸堿性能,當溶液pH值在3~10之間時,海泡石表現出了較強的穩定性能,因此常被當做無機核用來制備類瑪雅藍顏料。
離子交換性
海泡石的金屬離子中有較多的鎂離子、少量的鋁離子以及微量的其他陽離子,海泡石特殊的組成與結構使其結構中的陽離子很容易與其他陽離子發生取代交換。
此外,海泡石還具有絕緣性、脫色性、阻燃性以及膨脹性等,對工業領域有著極大的應用價值。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對于無污染、高附加值的材料需求量日益增長,海泡石作為環保、廉價的無機材料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工業領域。同時,各行業也開始重視對海泡石的創新應用以及技術開發,加快構建高尖精的海泡石產業鏈,從而解決海泡石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
來源:粉體技術網
埃爾派為你推薦埃爾派知識課堂:一文了解海泡石的基本特性。更多新更新的動態信息盡在埃爾派官網,同時你還可以了解非金屬礦行業其它信息或瀏覽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