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十二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國際)論壇上,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稀土行業中心首次發布相關研究成果。據悉,該中心已參與制定50多項稀土行業技術標準,其中包括國際標準兩項,這標志著在成功實現我國稀土國際標準零的突破的同時,我國也成為世界上首個參與制定稀土國際標準的國家。
據了解,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落戶包頭稀土研究院近兩年,已有稀土行業內70多家優勢產學研用創新單位和測試評價機構參與建設。該平臺從國家重大工程領域對高端新材料的需求出發,在測試評價能力、方法和標準體系、共性關鍵技術、公共服務能力等方面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這是國內行業唯一以稀土命名的國家級測試平臺,旨在解決目前稀土新材料生產、應用、開發過程中測試評價體系不健全、不完善,行業人才資源共享和設備資源共享能力不足等問題。有了這個平臺,可形成稀土新材料產業發展在測試評價、產品論證、服務保障方面的完整測評體系。”包頭稀土研究院副院長李志強說。
據介紹,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稀土行業中心建設兩年,投入1億多元,先后引進稀土新材料開發與應用急需的重大關鍵測試評價裝備,已經具備200多項稀土新材料關鍵參數測試評價能力。目前,該中心正瞄準新材料測試評價技術前沿,支持稀土鋼、高純靶材、高性能釤鈷材料等高端新材料在大興機場、OLED顯示和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
李志強表示:“目前,我們正在開展圍繞稀土磁性、儲氫、拋光、高純稀土金屬化合物以及其他光功能材料等在服役過程中性能的評價和仿真模擬,并圍繞全國稀土新材料產業方面的需求開展服務,在優勢地區建立服務網點,初步計劃在京津冀以及江西、浙江、湖南等地開始進行一些相關服務網點的布局。”
埃爾派為你推薦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首次發布研究成果。更多新更新的動態信息盡在埃爾派官網,同時你還可以了解粉末冶金行業其它信息或瀏覽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