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改性是指根據(jù)需求在納米粉體表面引入包覆層,使粒子表面的生物兼容性、化學穩(wěn)定性等更強,并改變其物理化學性質和燒結特性,以提高產(chǎn)品的抗腐蝕性、耐久性和使用壽命等。納米粉體表面改性的方法很多,本篇選取比較系統(tǒng)且應用最為廣泛的改性方法加以介紹。
炭粉包覆
為滿足納米粉體的特殊應用,也可以用炭粉對粉體表面進行修飾,炭粉包覆納米粉體已成為納米粉體表面改性的一種特殊方法。
異質絮凝法
正電荷顆粒與負電荷顆粒由于靜電作用相互吸引,形成中性聚集體后迅速聚沉的現(xiàn)象即為異質絮凝,異質絮凝法包覆納米粉體的實驗基本是通過控制體系pH值實現(xiàn)的。為優(yōu)化包覆層的特性,可以通過分散劑來調節(jié)粉體表面的帶電情況,從而提高顆粒間的靜電吸引作用。
溶膠-凝膠法
無機前驅體通過反應形成三維網(wǎng)狀結構的過程稱為溶膠-凝膠過程。最常見的溶膠-凝膠反應是金屬醇鹽經(jīng)水解或縮合反應形成金屬氧化物分子。二氧化硅是溶膠-凝膠法中應用最廣泛的表面修飾劑,其涂覆技術常被用來改善涂料和顏料的膠體穩(wěn)定性。
聚合物包裹法
聚合物包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納米粉體表面引入有機分子,以改善、修飾粉體性質??梢酝ㄟ^吸附或反應使聚合物包裹在粉體表面,也可以通過有機單體在納米粉體表面聚合形成包覆層。
非均相沉淀法
非均相沉淀法是將“核層”顆粒制備成一定濃度的穩(wěn)定懸浮體,然后加入形成“殼層”顆粒的鹽溶液,最后通過改變體系的pH值使“殼層”顆粒沉淀并包覆在“核層”顆粒上。這是在粉體顆粒表面形成包覆層的常用手段。
等離子處理法
流化床與微波等離子體聚合法相結合的方法稱為等離子處理法,適用于在較低溫度下對納米顆粒表面進行修飾。
微波等離子體聚合法
微波等離子過程也可以實現(xiàn)納米粉體的包覆,顆粒離開等離子區(qū)時會攜帶高密度的同符號電荷,可以有效防止顆粒團聚,其它氣相反應不具備這種特點。微波等離子體聚合法既可以實現(xiàn)納米粉體外包覆陶瓷粉體,也可以實現(xiàn)納米粉體外包覆有機高分子。
控制納米粉體表面化學組成并對其表面進行改性是得到高附加值粉體的關鍵,粉體經(jīng)表面改性后性能更加優(yōu)異,因此得到了廣泛應用。表面改性能夠使納米粉體按照需求進行多樣化組合,在納米制造、排列、自組裝中處于重要地位。
埃爾派為你推薦埃爾派知識分享:納米粉體的表面改性工藝。我們將幫助你了解更多關于產(chǎn)品使用、維修、保養(yǎng)的專業(yè)資訊信息,同時你還可以了解工藝解答其它信息或瀏覽超微粉碎產(chǎn)品百科。